强师赋能,课堂革命——我校就创业教研室“双轮驱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025年11月3日   点击人次: 4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2025年教学工作要点,持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近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创业教研室以“强化师资队伍”与“深化课程改革”为双轮驱动,系统部署并实施了一系列扎实举措,致力于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打造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育实战能力的“金课”,取得了显著进展。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创业教研室深刻认识到,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一套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为此,教研室双管齐下,同步推进教师授课能力提升与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一、实施“强师计划”,锻造卓越双创导师队伍

 

教研室于本学期正式启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师授课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成果为导向,为本学期所有专兼职授课教师设计了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方案。

 

“强师计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10月持续至12月,将陆续开展由省内专家主讲的系列专题工作坊,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创新等核心能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计划中设置了 “人人过关”课程展示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进行8分钟的教学展示,以此检验学习成果,促进教学交流。此外,教研室还将选派教师参加“AI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引导能力提升培训”,并组织赴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际交流,旨在拓宽教师视野,引入前沿理念与先进经验。

 

此举旨在通过密集的培训与实践,显著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为确保双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深化“课堂革命”,构建“六维赋能”育人新生态

 

在锤炼师资队伍的同时,教研室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本身进行了颠覆性改革,创新性地构建了 “六维赋能”双创教育模式,彻底破解传统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局。

 

该模式通过六大并行路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成长通道:

 

基础型路径:采用“线上+线下”游戏化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完成创新产品打样、计划书撰写等积分任务解锁进阶。

 

实战型路径:要求学生团队开展“微创业”,在真实市场中实现盈利,用周报和流水账记录创业历程。

 

决策型路径:通过高强度的商业沙盘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经营周期中掌握现金流预测、供应链管理等核心决策能力。

 

深度孵化路径:建立“创意苗圃-加速器-产业对接”的三级培育体系,为优质项目提供从启动资金到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支持。

 

认知突破路径:在双创基地搭建仿真政务大厅,让学生沉浸式完成从公司注册到市场交易的全流程体验。

 

创投直通路径:为已注册公司并具备一定实力的成熟学生团队开辟免修通道,直接对接投资人资源。

 

这一改革将课堂彻底转变为“创客练兵场”。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再是一纸试卷,而可能是一份真实的奶茶店营收流水、一张仿真的营业执照、或是一场沙盘博弈的胜利。课程将SCAMPER创新法、商业模式画布等实用工具直接嵌入实践任务,确保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


 

 

创业教研室主任指出,教师能力的提升与课程模式的改革相辅相成。“强师计划”为“六维赋能”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师资保障,而创新的课程体系又为教师施展才华、引导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种“双轮驱动”的战略,正推动我校创业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以“实战为导向”的能力孵化进行根本性变革。

 

目前,各项提升活动已有序展开,教研室正朝着“显著提升授课水平,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年度目标稳步迈进。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彰显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必将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强劲动力。